提升组织力 建好党支部
发布日期:2019-09-10 点击次数:
——恩施州委办公室机关党委大抓支部建设巩固组织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好党支部是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进党支部建设,是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州委办公室机关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三个表率、一个模范”的重要指示,树牢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以支部主题党日为抓手,在坚持“八事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内涵和外延,增强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夯实和巩固了组织基础。
一是将支部打造成为政治学习的阵地。抓好支部建设,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始终突出政治功能,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原则不动摇,持续加强政治建设,把听党指挥、对党负责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干部时刻铭记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坚定自觉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建立了“首题必政治”制度,自开展支部主题党日以来,先后开展41期学习,“首题”必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一经作出,及时组织传达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聚力量。通过政治学习,学出对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绝对忠诚,学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学出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的使命担当,学出善思善谋、善作善成的能力水平。深入开展了“如何以正确的认识和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讨论”活动,通过思想大洗礼、灵魂大触碰、政治大淬炼,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两个维护”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在谋划工作、筹办活动、起草文稿、督促检查、材料报送等时时事事处处体现“两个维护”,在“三服务”工作方方面面落实落细“五个坚持”要求。
二是将支部打造成为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细胞活则肌体康,在组织生活中凝聚“党心”、强化“党性”、注重“党味”,激活党支部以及党员干部在党的组织体系中的细胞功能,让党的组织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强烈的仪式感中凝聚“党心”。每次支部主题党日都坚持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诵读党章,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强大气场营造庄重、严肃的仪式感,让党员干部回望初心、重温使命、矫正方向,在支部大熔炉里校正思想、锤炼党性,为每一次再出发加注正能量。在强烈的使命感中强化“党性”。突出支部主题党日的政治性,坚持政治性是灵魂的定位,严格区分党内活动和业务工作,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学习研讨,避免主题党日开成业务动员会、工作座谈会,促使党员在学习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突出支部主题党日的时代性,坚持“因时而进”,第一时间组织学习最新的党内政策法规,第一时间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全党同志一起始终站在时代潮头,紧跟时代步伐。在强烈的责任感中提升“党味”。突出组织生活的原则性,把原则性贯穿于党内政治生活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引导党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自觉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和《准则》,想问题、当参谋、做决策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党性原则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突出组织生活的战斗性,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发扬“整风精神”,依托先锋指数管理,自觉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自我批评不避重就轻、不避实就虚,相互批评不点到为止、不虚贬实夸,对做得好的工作、表现好的同志给予赞扬鼓励,对言行失当行为坚决批评指正,维护党内政治生态。
三是将支部打造成为思想交流的平台。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每名党员干部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工作经历、不同的人生阅历,决定了思想认识各有差异。党员在支部没有职务高低之分,没有权力大小之分,只有一个平等的共同的身份——中共党员。秉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鼓励党员干部在组织生活中发表观点、交流体会,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认识、凝聚共识。2018年7月1日,州委书记柯俊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州委办公室支部主题党日,围绕“党办是什么、怎么做、做什么样的党办人”与党员干部交心谈心,勉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州委工作安排落地落实,彰显新时代党办工作新作为。2019年6月3日,州委书记柯俊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州委办公室第一支部主题党日,围绕“如何学习张富清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与党员干部交心谈心,勉励大家甘于奉献,不忘初心,争做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的先行者和推动者。柯俊同志相关党课在中办《秘书工作》发表。柯东海、郑开国、李岩等州领导也先后多次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主题党日,带头讲党课,分享心得、教导方法、传授经验。各支部每次集中学习都确定1至2名中心发言人,不分职务,不论资历,围绕全州的主题,结合党中央和省委、州委有关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谈认识、讲体会,既让每名党员都能参与,也让大家自我加压、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同时坚持以专题研讨、交流互动等方式,推动学习成果转化,让党员干部切实理解掌握新理论、新理念,提高理论水平,提升思维层次。
四是将支部打造成为能力提升的课堂。坚持开门办支部主题党日,让党务工作者面对面交流、“换手抠背”,让党员干部走出去学习、换个角度“看风景”,在交流中查找支部工作短板和不足,探索党建工作创新举措,在学习中提升能力素质。州委办公室第二党支部与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党支部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与贫困户座谈交流,调研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层组织、基层治理等工作;与团州委机关党支部、恩施州中心血站党支部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参观州中心血站德育基地,观看贫困户献血志愿者宣传片,为州中心血站“恩施州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授牌,启动“让英雄的世界充满爱的阳光”活动,向广大党员发出倡议,动员社会各界帮扶贫困户“献血英雄”刘绍国;与州消防支队党支部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参观消防支队廉政文化教育室、队史管、作战指挥中心及器材装备库,学习了解党的建设、政治教育、部队管理、应急救援等工作。州委办公室第三、第四党支部与鄂西高速公司第二党支部联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鄂西高速公司宣恩、鄂西南管理所的庭院建设、职工队伍建设、文化品牌建设、标准化站所创建和党工团活动等。州委办公室各支部坚持走出去,在一线设会场,把现场当课堂,让党员干部在学习中了解实情、开阔视野、丰富储备、提升能力。
五是将支部打造成为推动实践的桥梁。开展好党的组织生活,抓好理论学习,其关键和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州委常委、第一支部党员李岩同志根据支部党员提出的意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脱贫攻坚这项重大政治任务,在2018年的8个月时间里先后10余次深入全州8个县市的30多个乡镇50余个村,开展茶叶、中蜂、草食畜牧业、马铃薯、生猪养殖等调研,把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最基层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自己动手撰写调研报告,指出了恩施州由农业大州向农业强州转变的努力方向。第三支部几名党员围绕“产业扶贫现状怎么样、问题有哪些、原因是什么、下步怎么干”这一难题,组成调研组于2018年6月至11月到恩施市等5个县市的13个乡镇18个村开展调研,深入产业扶贫一线,实地了解贫困户增收、产业基地建设、市场主体运行等情况,与县市分管领导及部分县市直单位负责人、镇村干部、“尖刀班”成员、贫困群众、产业带头人、企业负责人座谈,到州直有关单位走访座谈,初步掌握了现状、查找了问题、剖析了原因、研究了对策。州委办公室驻洞下槽村“尖刀班”在驻村扶贫工作中注重发挥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作用,受1名农民党员在支部主题党日交流中提出的关于“要加强农村党员尤其是农村无职党员管理”的启示,实行了“红牌子挂起来、党员身份亮出来”的做法,以每名党员小小的“公示牌”,激发大大的“责任感”,让党员平时主动把身份亮出来、关键时刻能够顶上去,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州委办公室各支部坚持以党建为抓手,指导了实践,推动了工作。
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是党支部的职责。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进一步抓好党支部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