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下旬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维护市场秩序、保供稳价、下沉社区,践行着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的履职作为。在这支忘我坚守、积极奋战在抗疫前线的队伍中,有许多女性市场监管人员的身影,他们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默默书写着巾帼担当。
用坚守诠释责任的预备党员 杨基勤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作为省市场监管局直属事业单位的省计量院,有一批党员干部心无畏惧、逆行而上,用坚守诠释责任和担当,用热情和汗水书写无悔芳华。预备党员杨基勤就是其中一员。她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交上了自己的答卷。
疫情发生时,杨基勤刚刚回到荆州休假。面对严峻的疫情,她心急如焚。在因交通管控无法返岗的情况下,她主动联系省计量院荆州分院院长,申请加入荆州分院疫情防控应急小分队。
2月6日,荆州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在职党员干部到所属地社区(村)报到、筑起社区联防联控第一线的战斗号角。杨基勤和荆州分院的党员同志一道,迅速向所在社区党支部报到,按照社区防疫总体部署,接受新任务、融入新角色。
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她努力当好宣传员,与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小区居民楼栋张贴防疫《提示》、《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引导居民坚定信念、科学防护,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她努力当好督察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入户摸排登记、发放通行证、排查“四类人员”,督促居家封闭人员不要外出;她努力当好守门员,顶着刺骨寒风,严守小区出入口,做好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疫情宣传工作。在疫情防控的重要时刻,她主动申请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小区封闭管理工作,承担小区日常生活用品和药品的物资配送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接受了党组织的锤炼和考验。
奔走在小镇抗“疫”一线的铿锵玫瑰 刘巧丽
新冠病毒的侵袭,让这个鼠年春节太不一般。长阳县磨市镇街头巷尾见不到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却常能看到一个身着制服、戴着口罩穿行大街小巷的娇小身影,不分昼夜排查疫情,宣传防控知识,为超市送去口罩、体温计,劝导村民停办喜事、简办白事……她逆行的身影,成了镇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她,就是磨市镇市场监管所新上任不久的女所长——刘巧丽。周围的百姓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巧妹”。

正月初二一大早,刘巧丽的老家都镇湾镇龙潭坪村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暖和的灶火边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当接到因防控任务取消休假的电话,她深深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面对乡村道路封闭,车辆无法通行的窘境,望向年事已高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纵有万分不舍,她依然不惧道路结冰的风险,想方设法从大山里走了出来。
到岗后,刘巧丽以磨市为家,并向当地政府主动请缨担任磨市疫情防控市场监管组副组长。她带领市场监管组义无反顾地投身抗疫战斗,一直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线。面对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争分夺秒显得格外重要。她和她的市场监管团队坚信,和时间赛跑,早点宣传到位、摸排到位,辖区的群众少出门、不出门,就可能将传染的风险降低一点。他们以集镇及其所辖12个村为重点区域,以口罩、洗手液为重点品种,以超市、农贸市场、药店、加油站、野生动物交易场所为重点部位,以监测体温、清洁消毒为重点检查内容,全面加强了各类市场主体经营状况及质量安全监管。
1月30日,正月初六,刘巧丽得知辖区马鞍山村一农户家准备办丧事。她第一时间赶到农户家里,现场了解就餐情况,听说农户准备了8桌酒席,她当即提出“白事简办”的要求,劝其改为“分餐制”,实行一人一盒饭,避免聚餐可能引起的相互传染,同时配合村委会劝导亲友少聚集、少停留。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认可,在她的市场监管团队和辖区各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取消红喜事60余场,简办白事4场。截至目前,在她的带领下,市场监管组出动检查人员168人次,排查各类疫情防控产品生产经营单位115户次,其中超市63户次,药店34户次,加油站18户次。紧急筹措口罩3500支提供给急需的单位;累计劝导非五类市场主体暂停营业29家,签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告知书129份,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起。
“巧妹”是长阳市场监管系统唯一的女所长,大年初二她带着车祸还未痊愈的伤痛奔赴疫情一线后,一直坚守在一线,撑起磨市市场监管一片天。平素她是百姓心中的邻家姑娘“巧妹”,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她是甘于奉献、主动担当的“铿锵玫瑰”。
绽放在新洲抗疫战场的“七朵金花”
叶彩萍、朱晓莉、张琴、管惠平、金保红、周玉梅、王惠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武汉市新洲区市场监管局下沉到社区的7名女党员干部,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用奉献和担当书写着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2月7日,新洲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基层市场监管所叶彩萍、朱晓莉、张琴、管惠平、金保红、周玉梅、王惠文等7名女同志,成立下沉工作组,到辖区阳逻街高潮社区参加疫情防控战。7人家里各有各的情况,但没有一个提要求,当天就进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摸清疫情底数是有效阻断病源的基础。她们到社区后,就开始用自己的手机逐个给社区居民打电话问询。为了早点发现并隔断病源,她们争分夺秒,电话一打就是三四个小时。连续3天,她们忍着口干舌燥、腰酸背疼、耳鸣脑胀,日以继夜排查发热病人,建立了一手信息手册,为社区阻断疫情传播夯实了基础。
2月15日,武汉雨雪交加。一早,下沉工作组组长叶彩萍就接到一位老大娘的电话:“我和老伴住在爪子湾,老伴高血压药吃完了,已经停药两天了。我们没买到口罩,出不了门,咋办呀?”叶彩萍带上大家身上携带的10只备用口罩,提了一份大蒜、一份青菜,冒着雨雪出门买药去了。半个多小时后,她回来了,身上淋湿了,脸上、裤腿和手背上也破了。由于雪天路滑,她摔了一跤。“幸亏送去药了,老人满脸通红,高血压犯了,再不吃药就有生命危险了。”叶彩萍感到万分庆幸。大家看着全身湿透的她,感到心疼。她从大年三十开始就没休息过,一直在所里值班。下沉社区后,感冒还没有好每天忙得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这样的求助每天都有。对求助者,下沉工作组的姐妹们就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王惠文年纪最小,她不怕吃苦,没有丝毫怨言。7名女党员干部按照社区安排,在7名网格管理员协助下负责7个片区。每天承担辖区门禁值守、宣传引导、人员流动和体温测量登记、困难群众商品代购、心理咨询、辖区消毒保洁等疫情防控任务。社区是疫情抗战的一线战斗单位。面对疫情风险,很多人会选择避开。但是,新洲区市场监管局的这7名女同志,选择的是坚守!
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的党员朱晓莉,因患癌动过手术的老党员张琴,组织上原本没有安排她们下沉进社区。两人知道后,主动找到组长叶彩萍要求加入。“我们都是阳逻人,是老同志、老党员,社区情况熟,让我们也尽一名市场监管人员的微薄之力吧,以后可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两名老党员的理由让人动容,叶彩萍经请示组织,答应了她们的请求。
管惠平的女儿正处在初三关键阶段,家里还有80多岁的婆婆需要照顾。平日里,这一老一小的生活都离不开她。怎么办?“有时候把孩子送父母那,有时候让婆婆看着女儿,女儿看着婆婆。” 管惠平说,“特殊时期,要舍小家,顾大家。”金保红一人拉扯两个孩子,小儿子还不到10岁,非常时期更需贴心照顾。如何是好?她耐心地做女儿工作。面对疫情,看到妈妈的艰辛,女儿好像突然懂事了,在家像小大人一样,帮助照顾弟弟。每次出门,儿子总是和她说:“妈妈,我们在家你放心,你别慌,要注意安全啊!”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份选择就是一份担当!下沉社区后,7名女同志主动认领任务,与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一起抗战疫情。她们为社区居民配送物资,送去爱心菜;帮社区清理生活垃圾,消杀卫生死角;张贴预防指南,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条幅;宣传防控知识,指导落实居民安全防护措施;引导小区微信群组舆情,电话跟踪回访发热、密切接触者……每一件事,她们都尽心尽力,脚踏实地认真抓落实。
一份坚守就是一份答卷。“市场监管局来的几位女同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解决了我们社区的很多问题。”社区党支部书记夏利说。下沉到社区短短9天时间,她们就与社区人员一起,为35户特困家庭送青菜,为30户孤残家庭送鸡蛋、代购药物,为316户困难群众送大蒜,为社区有需要的居民送去口罩和体温计,对辖区垃圾存放点作消毒处理,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宣传,贴传单、挂横幅。到2月中旬,她们就排查社区居民3600余户、1.33万余人,发现发热病人21人,确诊1人,密切接触者8人。
在“流调”前线过“三八”的“花木兰” 李玲玉
在第110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市场监管系统有许多奋斗在防疫一线的“女战士”,在战“疫”中度过妇女节,湖北特检院随州分院的李玲玉就是其中一员。
走进随州市新冠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流调”)工作第14小组,便可看见她,李玲玉,一位匀称又精干的“流调”工作志愿者、防疫战线的“花木兰”,一位入党7年的中共党员。

自随州市新冠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成立以来。作为志愿者之一的李玲玉,主要工作就是深入查找发热患者、新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及正在进行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并对前一阶段流调未完成或者不彻底并在14天窗口期范围内的进行深入补调。
这是一件高风险的工作。“我们每天都要深入市内各医疗机构、区(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深挖细排,逐个摸清工作对象基本数据信息。十几天来,按照工作要求,调查核实每一个工作对象的接触史、密接者等信息,认真登记每个工作对象的信息数据,迅速汇总并向上级部门汇报,坚持做到排查数据每日清,为科学精准防控提供坚实基础”李玲玉说。

李玲玉不畏艰苦,始终与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一起,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流调战”贡献力量,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眼下,疫情形势虽然有所缓和,但“战斗”还未结束,李玲玉依然奋战在“流调”的阵地上,充分展示了特检人的过硬作风和良好形象。
倾听群众诉求化解不安情绪的守护者 12315接线员
2020年的新年,疫情让人心惊胆战!面对“生病”的城市,有这样一群人,没有恢弘的誓师,没有壮烈的请战,只是面对疫情逆行而上,用真心倾听消费者的诉求,为放心消费护航。他们就是全省市场监管部门12315投诉举报热线的接线员们,默默奋战在消费维权的最前线。随州市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的接线员们,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您现在要反映的是口罩是三无产品是吗?”“您反映的情况我们已经如实记录,稍后会转到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调查核实后会尽快给您答复,请保持电话畅通。”“新型冠装病毒疫情特殊时期,建议您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此起彼伏的电话接听声中,随州市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的接线员们带着耳麦和口罩在电脑前忙开了。疫情初期,市局精准预判消费诉求势必剧增,市、县、所三级消费维权岗位工作人员取消春节休假,上岗保通畅。最高峰15秒接一个电话,来电排队等候最高数字为9,为了少去厕所,喉咙嘶哑也只是喝点温水润润嗓子。为让更多市民能够打进电话,缓解拨打电话排队的现象,她们采用多接、全登、少说、快转等超常规方式,为最大限度接收广大市民投诉举报挤出时间和空间。
在投诉举报工单分转督办中,她们也采取超常规措施:一降受理标准,只要消费者能提供销售口罩等防护用品或民生商品的区域方向,且事实叙述清楚,具备转办条件的一律转办。二减诉求退单,主动帮助消费者梳理有效的信息全力接、转、督。在疫情期间,该局12315指挥中心对哄抬价格和销售假冒伪劣防护用品的违法行为第一时间通知辖区,实行特事特办、依法从快从严查处。
一些不明真相的市民听说买不到口罩、药店趁机涨价产生了恐慌心理,面对群众诉求期盼和焦躁情绪,12315接线员第一时间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用暖心话语、真情解答,消除化解群众的不安和烦躁。据统计,接线员500余次接听来电,做的多是安抚市民情绪、倾听诉求、宣讲政策的工作,接线员化身为暖心使者,耐心开导着市民,帮助他们化解忧心事烦心事。
随着时间推移和宣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了疫情期间本市的基本情况和商品在特殊时期的供求关系,渐渐的对相关价格投诉举报越来越理智。拨打电话时,听到接线员嘶哑的声音,他们会说“你们也是好辛苦”、“谢谢你们还在为民服务”、“我们非常能够理解你们,你们也要好好保护自己”……每每听到这样贴心的话语,接线员们经历的苦累和遇到的不理解,都豁然化解。这种被理解的感觉是接线员们最大的慰籍。
目前随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开展市场靶向整治,12315指挥中心通过数据分析,为执法提供参考。执法人员有针对性地约谈辖区企业,引导督促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服务,执行明码标价规定,严禁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严打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抗“疫”战场上的“铁娘子” 韩青
“你好,请问今天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吗?我们马上汇总。”晚上8点,黄冈市市场监管局韩青仍然在市防控指挥部联防联控组忙碌着,手机上的通话记录显示,她今天已经接打电话近百个,她的嗓音有点沙哑,看起来有些疲惫,但仍然一丝不苟地核对着手上的数据。
作为黄冈市市场监管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总联络员,韩青从1月21日起就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期间,她因扁桃体发炎被要求在家休息,但她仍然坚持在一线协调工作,并于第二天立马返回工作岗位。
多面协调显本领,在黄冈市防控指挥部,韩青负责传达市场监管工作所有指令并及时反馈工作进展,工作对接零差错。
严格督查铁娘子,防控期间督查暗访工作必不可少,韩青发挥业务专长,主动承担起对城区药店、集贸市场、商场超市暗访督察任务,奔走于黄州城区的街头巷尾。
贴心服务做保障,黄冈市场监管一线人员防护用品十分短缺,她多次与市防控指挥部沟通,积极寻求社会捐赠渠道,为大家争取了口罩、酒精、防护服等用品,为大家一线战“疫”增添安全保障。
除市场监管工作外,韩青还积极响应黄冈市委市政府关于党员下沉一线的号召,主动承担起楼栋排查、物资保障、小区值守等工作,忙碌的同时,本职工作与支部工作兼顾。她说,只要所有人守规则、听安排、服指挥,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企业复工登记许可开“绿灯”的90后 张笛
3月4日8时30分,戴着口罩的张笛走进宜昌市市场监管局大楼,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企业登记业务的审批及咨询工作。

25岁的张笛是该局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一名办事员。疫情期间,宜昌所有企业登记业务实行“零跑腿、零见面”,全程网上受理、审核,相关申请材料均通过网上提交。企业零跑路的背后,是张笛和同事两人在后台默默值守。
14时,宜昌兴迈新材料有限公司网上提交名称变更申请,张笛快速响应,仔细核对后,审核通过。
从2月16日返岗以来,她已办结企业设立、变更全程电子化业务29件,涉及医疗器械特殊渠道办理5件,用坚守和执着为企业复工开“绿灯”。虽然业务量还没有平时一个星期多,但她丝毫没放松自我要求——企业需求,总是积极响应,快速处理;审批时,尽量一次把问题都找出来,并通过电话、QQ、微信等形式多做沟通,让企业少走弯路。
湖北斯汏克服装有限公司是猇亭的一家服装企业,准备转产疫情防控物资。按照正常流程,需要先在营业执照上增加相关经营范围,再办理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这可能要耗费几天时间。

张笛想尽办法,最大程度节省办理时间。企业不会网上提交资料,那就走特殊渠道,先给他们办好业务,待疫情结束后再收纸质资料;需要做实名认证的人员多,全部做完有困难,那就先进行人工校验,企业提交承诺书即可。在这样的变通下,两小时就为企业发放了新的电子营业执照。
湖北华强科技是一家市政府明确的重点复工企业,接到任务后,张笛积极协调,将登记权限由高新区局移交到市局,由市局统一办理,特事特办,容缺受理,尽快办结。在这样的变通下,她加班到晚上7点,用不到半天时间为企业完成登记,并发放了电子营业执照,让企业省下时间、腾出精力搞好复工复产。
“有更多人冲在抗疫前线,跟他们比,我做的事很小。”张笛谦逊地说,“虽然力量渺小,但也想尽力绽放光芒,不负青春。”
( 供稿:省市场监管局妇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