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厅机关团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民政厅共青团组织和广大青年干部大力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在厅党组和机关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响应上级组织号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全力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擦亮“民政青年底色”。
“我要加入,可以马上开展志愿服务,为抗击
疫情尽一份力”
1月25日下午5时许,厅机关团委得知省慈善总会正在紧急招募疫情防控慈善捐赠志愿者,迅即围绕“防控疫情、志愿同行”主题在厅直机关青年中发出倡议:组织志愿服务队,协助省慈善总会开展疫情防控慈善捐赠。
“我要加入,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我一个人留在武汉,可以马上开展志愿服务”,青年们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报名。5分钟不到,一支10人的民政青年志愿服务队在机关团委书记带领下迅速成立并投入工作。很快,这支队伍扩大到20多人。大家自觉服从省慈善总会安排,把手机或电脑当武器、把微信群当战场、把铃声当冲锋号,不分昼夜,一刻不停歇地工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捐赠方提供捐赠咨询引导服务。
杨志军是最早入队的青年志愿者,原计划放假回老家过年的她,由于武汉“封城”,独自一人留守武汉。看到厅机关团委发出的号召,她第一时间响应,承担起海外物资捐赠对接工作。面对陌生的工作内容和语言、时差等多种困难,她始终在方寸之地默默坚守,从上午七点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已成常态,刚刚睡下又接到来自地球另一端的电话,只为践行对捐赠人许下的“24小时服务”承诺。20余天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她对接了来自全球6个国家的10多批物资捐赠事宜,经手办理的捐赠物资全部顺利抵达30余家医疗机构等一线防疫单位。杨志军耐心、周到、热情的服务赢得了海外同胞真诚的赞誉。
由于疫情突发,来自境内外的捐赠物资、资金短时间内大幅增长,省慈善总会业务对接量陡增。沈茜、吕诗塬、严梅琳等青年志愿者主动迎难而上,耐心细致地接听电话,及时接收群内信息,快速给予捐赠人反馈。郭莉负责海外专线,她热情活泼,为捐赠人提供暖心指引,即便是遇到其他部门的热线问题,只要清楚情况、能够准确答复的,她都主动向捐赠人解答。
境外物资接收组成立之时,正是对接压力最大的时候,鄢亚晴主动前往支援,对分配的任务从不推脱,经常凌晨还在忙着给捐赠人办理手续。余梁负责非定向捐赠物资的分配审批工作,她认真负责,及时准确地开展服务,从未出现任何差错。
青年志愿者们始终以自己的行动忠实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微信群里“我来对接”“我来跟进”是出现最多的词条,电话声中“感谢支援”“我们来办”是回复最多的话语。高峰时期,厅机关、省福彩中心和省社会工作联合会等单位的100多名志愿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在线服务,让青春热血在疫情防控中闪光发热。

图:厅机关团委向青年干部发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慈善捐赠倡议。

图:青年志愿者对接的社会捐赠物资装车发往疫情防控一线。
“我是民政青年,守土我有责,请让我上,坚决打赢
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省民政厅牵头负责省防控指挥部社会捐赠专班的重大任务,也承担民政行业尤其是“一老一小”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鉴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厅党组及时发出“提前结束春节休假,迅速投入工作,坚守岗位,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尽职尽责”的号召。广大青年干部服从指挥,闻令速动,纷纷表示:我是民政青年,守土我有责,请让我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参加省社会捐赠专班工作的“瘦个青年”程雄杰,1月24日大年三十中午,正在吃团年饭的他接到单位电话,告知他即刻起参加全省社会捐赠工作。他立马放下碗筷,抱了抱不满六个月的女儿,转身辞别妻子和父母赶往办公室,至今离家已50多天,只能通过视频看看女儿。同在专班负责社会捐赠数据统计的准“90后”徐裕春,责任心强,每个数字、每张单据都认真比对。为了能把工作做好,他主动把家搬到办公室,洗澡就到值班室蹭一下,一个多月没出过厅机关院门。专班还有姚韦伟、孙睿等青年“老大哥”,时时干在前、作示范,连续作战,加班加点,全程参与省社会捐赠专班文电传输、文稿起草、日报编辑和日常协调等各项工作,为专班工作高效运转付出了心血和努力。
从事殡葬管理工作的“逆行者”胡晋,原本已与家人一道回到四川老家过年。1月23日,在朋友圈中得知武汉“封城”消息的同时,也接到了处里要求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在家待命的通知。他一方面主动联系属地管理社区,报告自己详细行程情况,开始14天的居家隔离;另一方面,全天候在家以线上方式投入繁忙的业务工作,尽职尽责完成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任务,从未耽搁。期间,他多次向属地管理社区和单位申请返汉,并多方打听返汉途径。隔离期满后,他第一时间完成健康体检,到社区开好通行证明。2月10日,在得知可尝试“买长乘短”的方式返汉时,他毫不迟疑,毅然踏上了途经武汉开往安徽的列车。离别前,面对3岁儿子“爸爸不要回武汉,武汉有病毒”的提醒,他淡定地回复“爸爸不怕,爸爸要上班”,就匆匆出发了;火车上,面对列车长“在汉口站会开门,可以下,但你想清楚,下去就不能上来了”的告知,他坚定地回答“好,我到汉口站下!”历经12个小时、1000多公里的周折返汉后,他坚守岗位,加班加点,至今没有休息一天。同事对他说“你也是逆行者”,他却说“我不是逆行,我只是回家。”
“我是挂职干部,但不是‘外人’,是省民政厅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重担在肩,匹夫有责。”在厅养老服务处挂职的基层干部李品学坚定地说。接到返岗通知后,他立即告别正在乡镇一线抗“疫”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多病的父母,毫不畏惧,毅然“逆行”,返回工作岗位。面对养老服务机构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他起草通知、舆情回复、数据统计、撰写材料,┅┅,什么工作都抢着干,加班加点成常态,经常工作到凌晨。他这个刚挂职半年的“新人”,竟成了门卫眼中的“熟人”。加入养老服务机构督导专班后,他尽职尽责,摸清情况,及时汇报,有时一天往返路程200多公里。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他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个督办落实到位才“死心”。
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的“三快干部”田维虎,承担着全省儿童福利机构疫情防控指导和洪山区养老服务机构督导任务,同时负责包保襄阳、宜昌等4个地方儿童福利领域疫情防控和起草疫情期间儿童福利各类文件材料等工作。早在1月22日,根据处室安排,他就不遗余力地通过微信、QQ等工作群督导全省儿童福利机构实行封闭管理。疫情发生以来,他又全力以赴落实领导提出的电话抽查抓落实、针对问题发通报、做法共享刊简报等工作措施,先后电话抽查儿童福利机构90多次,及时起草问题通报、工作简报,深入一线开展督导。爱人在社区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他主动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为不影响上班,每天六点起床,提前把小孩午饭做好。他始终坚持一个习惯,晚上睡觉前把第二天的工作梳理好,一进办公室就风风火火干起来。
常把“后勤不后,后勤先勤”挂在嘴边的惠杰,承担着厅机关防控物资采购和分配工作。除夕晚上,看到厅机关有关部分干部停止休假的通知后,他立刻向后勤中心主任请缨参战。由于订购的口罩初六才能到,为确保第二天来厅上班的工作人员能带上口罩,他马上多方联系,不是店铺关门,就是公司没人。好不容易联系到一家,但没人送货,他毫不犹豫冒着危险,驾驶私车到江夏供应商家里将口罩运回机关。回到家,得知儿子在外地生病住院,而自己不能在身边照顾,他焦急万分,但他把一切深埋内心,全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突然得到消息“鄂州一家生产酒精的厂家还有库存”,就马上驱车到该厂家门口排队抢购了150公斤,大大缓解了厅机关没有酒精消杀的困难;还有一次为采买到200多份防护中药,早早驱车到东西湖的中药厂家,排队4个多小时才装车回厅。2月1日,得到外婆离世的消息,他虽然痛心不已,晚上自己网上悼念祭拜后,就投入到新的战“疫”之中。50多天来,一天未休息的他先后采购防疫物资15批次、27种类别,确保厅机关所需防疫物资从未间断。
厅机关青年干部中舍小家为大家,废寝忘食、积极工作的还有很多,潘鹏、艾文面对特殊时期处室人手紧张的状况,主动“扛担子”,保障厅机关政务运转;胡华坤40多天紧盯系统运行参数“不松劲”,保障体温检测仪器正常运转;曾青对数据统计精益求精,遇到紧急任务,加班到凌晨3、4点是常态;梁涛在组织需要时,不讲困难、不讲条件,受厅委派参加上级战时值班,之后又服从调遣到相关处室协助工作,┅┅等等,感人事迹,不胜枚举。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和初心!
“战‘疫’,我们时刻准备着,哪里需要我们,
我们就去到哪里!”
“战‘疫’,我们时刻准备着,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到哪里!”这是广大青年干部的心声。2月5日,厅党组、机关党委作出机关党员下沉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发出了组建党员突击队、承担社区急难险重任务的动员令,广大青年干部主动请缨、逆流而上,承担起下沉虎泉、马庄苑社区多个小区的门岗值守、出入登记、体温检测、入户排查、楼道消杀、物资配送、困难帮扶等居民服务工作。
“这箱菜重,让我来搬!”“这户老人的生活物资保障交给我,没问题!”朱亮是一名军转干部,虽然转业到地方多年,但还延续着军人敢打敢拼、不惧困难的优秀传统,始终冲锋在前。在入户排查时,朱亮得知一对老俩口因不会使用微信团购,家里已经快断粮了,赶紧在网上垫款给老俩口购买了生活物资,催促商家紧急发货,亲自送到家门口。
朱亚从大年初二开始至今已连续工作40多天。3月5日一位警嫂要进入小区,询问得知她丈夫马上要进入方舱医院执勤,委托她回来收拾生活用品,由于他们家正好在一名确诊患者的隔壁。朱亚连忙拿来为突击队员准备的防护服递给警嫂,又主动陪她上楼,直到她收拾好物品,把她送上车。
周玮在电话排查中,接到朱爹爹请人代买家中所剩不多的肉蔻四神丸药品求助后,找遍了虎泉附近的药店没有买到,后来听说中南路的同仁堂有,赶紧到社区开证明去买,结果告知暂时无货,又辗转到汉口西北湖的同仁堂药店买,买到后第一时间将药品送到了朱爹爹手中。
“硬核男”陈涛3月7日上午正在与其他下沉干部分发爱心蔬菜时,突然听见小区居民“有人家中着火了,快来救火啊”的呼救声,迅速与同伴提起灭火器,不顾一切冲入浓烟密布的厨房灭火,很快着火点被扑灭,现场无人员受伤。灭火过程中,陈涛被熏得满脸烟尘,其与同伴“个人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保卫居民安全”的英雄壮举,得到小区居民的高度赞许。
赵克武、董向荣、张进涛等年青干部主动承包所驻小区居家住户物资发放工作。为避免交叉感染,他们制定严格的物资分发流程,手拉肩扛把物资放到指定地点,引导居民分时、分批领取,对出现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楼栋直接将物资送到楼栋门口。好几次他们不顾浑身淋湿,坚持冒雨搬运分发,分发完毕后回到帐篷才感到身体的湿冷。
鞠启盛、戴新红、马琳、郑江荣等年青干部24小时值守在马庄苑社区3个没有物业的老小区,主动上门为独居老人等困难群体送食品、药品等必备生活物资,克服没有厕所、没有照明、没有休息场所等困难,吃饭、睡觉都在自己车里。
徐燕华、梅凯等年青干部积极加入厅机关宿舍楼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干部职工和离退休干部提供买米、买菜、买油、买药等志愿服务,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对机关院内宿舍的居民定期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连日来,厅青年干部坚持把社区当家园,把居民当家人,从不叫苦叫累,与市、区、街道、社区干部一道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前哨站”。

图:下沉虎泉社区青年干部为居民配送物资。
图:下沉马庄苑社区青年干部夜间门岗值守。
疫情尤在,战斗不止。广大民政青年干部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甘做战“疫”中的一颗颗螺丝,用无尽的担当与热忱,无悔的付出与奉献,实践着自己在“民政青年之家”微信群交流时的誓言:“我正青春,当尽己所能,守护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