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聪,2015年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以下简称“审协湖北中心”),曾获东湖高新区“3551”优秀青年人才、东湖高新区第一届追光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任湖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会员、荆门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武汉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技术调查官。
审协湖北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承担着利用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的重要职能,十年来已打造了一支服务尖兵,为地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做出了“知识产权国家队”的重要贡献,而陈聪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
知识产权服务工作者既要具备深厚的技术底蕴,又要具备严谨的法律思维,还需要拥有敏锐捕捉产业信息的能力。他们需要把握宏观产业动态,了解湖北省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中各大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需要深入创新一线,充分调研了解创新主体的期望,为他们设计最贴合的服务模式;还需要俯下身子普及、传播知识产权文化,提升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精雕细琢,以课题研究讲好产业故事
2021年,时任湖北省副省长张文兵同志在审协湖北中心调研时提出,希望审协湖北中心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能够支撑地方重点产业健康发展。审协湖北中心高度重视,迅速组建了由中心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研究专班,由湖北省“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中的OLED产业入手延展研究,陈聪就是研究专班中的骨干。这次专项工作持续了6个月,项目组开展了25次讨论,阶段性评审会达6次,报告修订次数近30次;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他甚至睡在办公室,奋笔疾书,生怕错过了稍纵即逝的灵感。
这份经过反复打磨的珍贵报告首次为湖北省的重点产业绘制了技术链、创新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四链”全景图,精准给出了产业链稳补强建议,一举获得省领导好评,成果专报也获得省领导重要批示,多个部门配合推进相关建议。在成果发布会上,省发改委、科技厅、经信厅、知识产权局相关领导悉数出席,产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参加,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及各种新媒体参与报道,社会反响热烈。专报中分析预测的喷墨打印设备、精品PI膜以及高端发光材料等关键环节突破点也在后续产业发展中得到逐一验证。
有的放矢,成为创新主体信赖的“好伙伴”
湖北省的产业创新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大创新主体对于知识产权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陈聪在武汉经开区和东湖高新区都有过挂职经历,他认为在面对湖北省重要创新主体时,务必先要对他们的创新实力有一个精准的定位,然后量身定制符合实际创新发展需求的服务。在对创新主体开展知识产权服务过程中,他也是这样付诸实践的。
面对初创型企业,他建议提高企业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珍惜每一个创新成果;面对有一定知识产权基础的创新型企业,他在充分分析企业专利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参考性的专利保护思路;面对有海外业务需求的企业,他会对海外产品和知识产权的布局策略给出意见。“陈博士,别人好像用了我的专利,我怎么办?”“陈博士,我们公司想冲一下科创板,知识产权方面您能不能指导一下?”每周,以陈聪为首的博士服务团都会往返于东湖开发区审协湖北中心和经开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之间,为经开区的企业送上跨区跨江的知识产权服务。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他们以技术调查官的身份参与了4次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助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经开区近30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专业咨询50余次,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后备企业、越洋出海企业等提供上门问诊、答疑解惑、诊断建议等“一揽子”服务,获得创新主体的一致好评。
脚踏实地,燃起知识产权的“星星之火”
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并不仅是阳春白雪,还要扎根基层,悉心耕耘;陈聪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足迹不仅遍布企业园区,还延伸到高校、中小学甚至是社区。这一系列有温度的公益活动,帮助社会公众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为学子心中播撒创新的火种。
他的课堂遍布省内,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三峡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在他的讲授下,知道了什么时候去申请专利、怎么申请专利、专利申请下来了怎么用。学生时期是尊重创新、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关键时期,如果说企业研发人员是创新的当下,那么莘莘学子就是创新的未来。就拿小学来说,他曾走进光谷第三十二小学、谌家矶小学、阳逻第二小学等学校,为小学生带来知识产权科普讲座。小学生是求知欲旺盛的群体,如何既让他们了解生涩的知识产权概念,回家讲给家里人听,又能激发起他们积极性,培养独立创新的能力,对经常给企业、高校研究生授课的陈聪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他为此精心设计了几版课件,从假冒商标、著作权的保护入手,再由四大发明慢慢引入专利的概念,最后启发小朋友们寻找生活中的发明;回想起自己上学时候的情形,他还设计了小组竞赛,并颁发奖品的互动方式。果然,在他的课堂上小朋友们参与非常踊跃,气氛相当活跃,在《爱上发明创新,从这一刻开始》的主题下,发明创造的种子已经悄悄播下。
陈聪一直认为,知识产权是产业的风向标,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助推器,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践行着知识产权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将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满腔热情谱写成了青春的乐章。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知识产权领域,为湖北省的优势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省直机关团工委、审协湖北中心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