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专题 > “万里长江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

情系三农心向党 服务渔业建新功

发布日期:2023-10-28 点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引我们做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紧扣渔业科研国家队职责使命,立足长江中上游流域,坚持产业导向,为政府决策及现代渔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中坚持党建引领,彰显长江所担当。

  一、互融互促聚合力,不忘初心担使命

  长江所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工作,将理论学习与科研、管理工作相结合,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科研试验基地和产业一线调研、科技下乡等特色活动,不断提高理论武装的质量和效果。

  2023年4月以来,长江所物种保护党支部、鱼类病害党支部、水产品质量与检测党支部、养殖党支部,分别与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党支部、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彭场镇)科创临时党支部、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第三党支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三研究中心第一党支部和第二党支部,联合开展了“携手共护长江,我们在行动”“支部结对共建?助力乡村振兴”“交流学习拓思路 互学共鉴促提升”“弘扬科学家精神,担当新时代责任”学习交流活动,增进了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深化了对渔业产业需求的了解,助力科研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长江所积极发挥党建带群建作用,支持群团组织举办水产科普比赛活动,引导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深入社区、学校、乡村等场所普及和传播水产科学知识,促进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提升渔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产科普能力。

  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党员们更加深刻领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牢记初心使命,在服务渔业、服务渔民中锤炼党性、体现价值。

  二、突破瓶颈解难题,产业一线建新功

  黄鳝苗种无法实现规模化人工繁育,是制约黄鳝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技术瓶颈。从2013年开始,长江所科研团队开始黄鳝人工繁育技术攻关,经过多年努力,相关研究成果于2019年6月通过了专家组现场验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2021年以来,长江所科研团队承担了第一次全国水产种质资源调查及湖北省水产种质资源调查中黄鳝种质资源调查任务,开展了黄鳝人工养殖群体及野生种群的系统调查工作,包括省级原良种场3个、专业合作社6个、野生群体3个,调查区域覆盖了我国黄鳝主产区6省市。经分析整理,提交数据180条,制作遗传材料1800份,标本资源360份,并开展了生物学指标、酶活、营养品质测定及重测序分析,为黄鳝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坚实基础。长江所科研团队扎根基层、服务产业,持续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攻关,构建了黄鳝全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并开展集成与示范,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2个,辐射带动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黄鳝养殖面积达到4万多亩、网箱50万口、产值达9亿元,示范效果显著。近5年来,长江所持续为张沟镇黄鳝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推张沟镇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黄鳝技术示范点仙桃市忠善黄鳝苗种繁育专业合作社获得“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破难题’企业阵型”和“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项国家称号,核心示范区先锋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张沟镇也先后入选了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取得的成绩获得了仙桃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相关科研人员获得仙桃市“三农”工作先进个人、仙桃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仙桃市科技创新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

  今年8月,湖北省委农办出台了《关于支持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包括品牌打造、苗种繁育、绿色养殖、标准制定等七项措施,将黄鳝产业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加快推动湖北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长江所将围绕该《实施意见》,在黄鳝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库建设等方面持续努力,为推动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建设新功。

  三、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千万家

  长江所科研团队通过加强与科研教学单位、企业、合作社、渔村、渔民联系和协作,探索联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聚焦产业中“卡脖子”的关键核心问题,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合力。共有8名科研人员入选2023年“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专家人选和湖北省第四批中小微企业“科技副总”人选,正在积极对接相关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还积极举办科技成果线上路演活动,更好地将科技成果与产业精准对接。广泛探寻专利转化和开放许可等成果转化新路径,探索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范式,加大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

  2018年以来,长江所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80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23项,其中省部级奖励10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奖励6项、其他奖励7项。培育新品种1个,发表学术论文952篇,出版著作9本,起草并经相关部门发布标准17个,授权专利197项。

  近5年来,包括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耐低氧速生鲢新品种“长丰鲢”、速生中华鳖新品种“长淮1号”、稻田小龙虾绿色高效养殖和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湖库生态渔业技术模式、池塘设施化改造和尾水减排实用技术、经济鱼类增殖放流生态修复等10余项技术在长江经济带区域应用推广。

  新征程上,长江所党员干部职工将坚定不移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继续坚持“以研为本、以创为先”发展理念,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围绕渔业科技创新主责主业,强化责任担当、真抓实干,为推动我国现代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长江水产研究所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